唐瑶:从迷茫到热爱,中南湘雅护理学院达人的成长之路
人才概况
唐尧
湘雅护理学院大三本科生
学生的工作经历
湘雅演讲口才协会第十五届会长
健康中南宣传队首任队长
湘雅护理学院辩论队队长
主要荣誉
·2018年度中国国际科普大赛三等奖
唯一获得首届湘雅创业班“五强”和“优秀学员”五强的全能选手
·荣获省“专注学习”演讲比赛二等奖
·荣获全市“热爱我们的国防”演讲比赛三等奖
·首届“笃正杯”一图读懂TMAO学术前沿设计大赛二等奖
·第三届“中南好辩手”校园辩论赛冠军队
竞争之路
2018中国国际科普大赛简介
本次大赛由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协(中共中央直属正部级单位)承办。参赛队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伊朗等22个国家,在681幅科普图文中进入TOP50,排名第28位。其中,唐尧代表参赛队伍于2018年9月前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领奖。
Q:前段时间你参加了一个国际科学竞赛,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整个比赛的过程吗?
A:比赛一开始是护士长和老师们商量好的,有的老师知道我是做科普内容的,就通知我去参赛。我对这个比赛很感兴趣,因为这是一个大型的国际比赛,我自己也做过科普,所以很适合这个比赛。我从一百个题目中选出了基因改造这个题目,找了很好的搭档一起讨论,最后完成了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问:为什么你们的国际科学竞赛题目叫《一个魔术师的自传》?
A:我们的主题是转基因生物,但是转基因生物的争议实在太多了。我妈妈一直告诫我不要吃转基因食品。我平时比较喜欢看玄幻、武侠小说,所以我想把转基因技术比作一个魔术师。
然后我把魔术师和魔法师做了一个比喻,觉得魔术的原理就是魔术师的秘密。魔术师不受人欢迎,人们认为他制作的东西对身体有害。他非常伤心,决定告诉大家他魔术的原理,希望大家能够重新认识他,让他重返舞台。我们所做的就是生动地描述基因改造的原理。他用他那如火如荼的眼睛找到他的目标基因,然后用小剪刀(切碎酶)剪开,然后利用魔术的力量将目标基因推入受体细胞。结合魔卡少女樱,魔术师挥动着他的魔杖,DNA双螺旋不停地旋转,就这样完成了我们的创作。
中国国际科普大赛作品征集
问:比赛开始前你对比赛结果有很高的期望吗?
A:没有想到,就是很想试试。赛前我们对这次比赛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是国际比赛,各国都有优秀队伍,所以结果还是很出乎意料的。
Q:之前参加过笃正杯,对你参加这次国际比赛有什么帮助?
A:通过度正杯比赛,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把医学知识表达、讲解得简明扼要,为后面的比赛积累了很多经验。
Q:比赛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A:是的。第一是组队需要有负责不同任务的同学。比如我想多想一些有创意的点子,并结合医学知识,但是我的学术比较弱,所以要寻找其他专业能力更强的伙伴。另外我们都没有擅长画画的,还要找愿意做科普内容的画师,所以组队比较难。第二点就是如何表达这种晦涩的知识,因为医学知识体系太庞大了,要把这种晦涩的知识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生动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Q:队内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A:一起头脑风暴很有意思。我的思维模式很跳跃。我在做一个跟艾滋病和prep相关的项目的时候,也就是接触艾滋病前使用药物的情况,我就想把人类战胜艾滋病的过程比作对抗怪兽的过程,把艾滋病比作我们要征服的boss,我们要征服它。我们团队里有一位同学是学术型的,我和他互补性很强,他会把我的想法变得更理性,形成大家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团队成员之间为了主题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
问:您能详细描述一下头脑风暴的过程吗?
A:我第一个想法是把这种药物比作万神殿。一个人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而这种药物可以在人们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之前保护他们。但这个想法有逻辑问题。我的第二个想法是把战胜艾滋病比作与人类的战斗,人类不断使用大招。
第一大招是鸡尾酒疗法,这是人类为了攻克艾滋病而广泛采用的方法,大招之后艾滋病病毒的寿命会减少;第二大招是阻断药物,在无保护的性行为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可以进行阻断;第三大招是prep,也就是暴露前预防,如果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有90%以上的几率可以阻断。但是这个思路还不是很成熟,没有被认可。后来我们看了一些国外的视频,找到了一个比较中肯的方法。在我们最后的表演中,男主角在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之后,并不惧怕大家的质疑,因为他通过这个神奇的药丸,也就是prep,给自己的T细胞上了铠甲,然后开始进行prep的导入。
Q:球队经历过这次国际大赛之后,您是否有信心带领球队冲刺更高的奖项?
A:参加比赛是一个让大家感到很荣幸的过程。这种荣誉感和归属感可以让一个团队更有凝聚力。我们有信心赢得更高的荣誉。虽然其他队伍经验丰富,但我们队伍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年轻,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我们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我们的创新能力更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所以参加比赛肯定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我们更想做的不仅仅是比赛,而是把科普传播到社会。现在国家已经把科普和技术创新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一些科普项目,通过社会传播的力量,把科普传播出去,这样更有意义。
问: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您为什么对科普如此热衷?
A:第一个原因,是基于科普的社会价值。医学知识在很多人眼里是晦涩难懂的,作为医学生,我们有义务以合理的方式普及医学知识。我认为,科普是连接高端学术成果和普通百姓的桥梁。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性格比较活泼,可以说是一个“不太平和”的人,所以我有很多很特别的想法和想象力,形象思维也还不错。所以当我学习到一点知识的时候,我会想着怎么生动形象的去呈现,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科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输出的方式,在讲给别人听的过程中,自己掌握的知识就会越来越扎实、越来越深刻。科普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问:通过科普你有什么收获?
A:我们之前做过一本关于免疫疾病的儿童绘本,所以我提前接触了免疫方面的知识。当时我对免疫学一无所知,比如不了解人体内IgA、IgE等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在制作绘本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免疫学的知识,后来学习免疫学课程的时候,就相对容易了。
辩论与演讲
问: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A:之前在讲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时候,我把喉咙里的异物比作三分钟救命粉,因为异物如果卡在喉咙里三分钟,存活的几率很低。后来我把海姆立克急救法比作三分钟救命粉的解药,可以帮助喉咙里有异物的人。原文是“当喉咙里有异物,也就是号称三分钟救命粉,遇到海姆立克急救法,哈哈,没什么好怕的!”
问:热衷于公开演讲有助于科普吗?
A:很有帮助。我从大一开始就尝试新事物。我的辅导员给我提供了很多演讲的机会。在演讲中,我发现我很喜欢演讲,而且很擅长演讲。科普和演讲有很多共同点。它们都是一种输出形式。我的演讲风格很有趣,所以我的科普演讲也很生动、有活力。
问:演讲中有哪些观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A:我一直觉得很多演讲比赛,50%是演讲,50%是写作。比如我的第一个演讲题目是《我的青春我做主》,在学长李胜辰的指导下,我就从专业入手,因为很多人对护理有偏见,觉得学护理的以后可能直接就当护士了。
但在这些批评声中,我找到了自己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包括后来参加“专注学习”演讲比赛,也是从专业出发。专业给了我一个特别的切入点,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我用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真情实感去写稿子,用真情实感去说出来,这是我演讲的感人之处。
Q:你是如何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的?
A:初中、高中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一些口语演讲的机会,我发现我很喜欢,而且很擅长。进入大学后,我加入了演讲口才协会,大一的时候,我和学长们一起参加辩论赛,我是第一辩手,而且我的风格更像演讲,我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大二的时候,我接任了健康中南宣传团的第一任团长。从大一到大二再到大三,我能感觉到我的舞台表现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一的时候,因为演讲,我的语速很快,舞台表现力不是很稳定。大二的时候,我演讲的次数多了,舞台表现力就慢慢稳定了,不紧张了。在台上的时候,我也能和观众有更好的眼神交流。我的公众演讲能力是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而获得的。公众演讲也让我更加自信,更加稳重。
问:能否分享一下健康中南教育集团成立的过程?
A:大二的时候我调到湘雅校区,想多找一些实践的机会,就跟我们学院团委书记说,我想为学院做点事情,他们都很支持,成立了健康中南大学宣传队。我觉得健康中南大学的理念很好,一直对它有一种责任感,想把它做大做强。
我和中南的一些事
Q:请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进入创业班的?
A:创业班是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泛海健康管理学院、北京极地国际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大型健康产业训练营。其实我看报名时间已经过了,但是真的很想去学习。
我去找创业班的班主任,提交了我之前的科普项目书,经过多方努力,通过了审核,来到了创业班。培训班50多人来自五湖四海,有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后,也有从山东、广东回来的优秀校友,都有自己的公司,有的还是连续创业者,大家都很有才华,很优秀。
Q:能和我们讲讲在创业课上的学习经历和收获吗?
A:刚进创业班的自我介绍环节对我来说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想让大家记住我,所以我熬夜做了一份PPT,并在前面加了flash效果。在“优秀露营者”的投票活动中,我获得了第一名,50人中我获得了37票。
我当时其实挺意外的,后来拿到优秀项目、优秀营员、结业证书,进入最后的路演,也是非常意外的。创业班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努力做好,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创业班,我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都比我更宽广,我也一直在向他们学习,慢慢成长。
问:您是怎么开始学习护理的?
A:因为我姐夫是医生,所以我从小就对医学抱有敬畏之心。但后来我学的是文科,不能报临床专业,就报了文理科都接受的护理专业。但大一接触到化学、高等数学等我以前不擅长的学科时,我也想过转专业。参加“我的青春我做主”演讲比赛后,我对护理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发现护理有那么多潜在的可能,整个健康行业对护理的空间也很大。人们常说“三分诊断,七分护理”。
从慢病管理到现在的养老、老年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法,有太多领域等着护生去探索。之前也迷茫过,后来慢慢通过演讲比赛重新探索自己的专业,然后在演讲过程中接触到科普,然后发现护理真的很有趣。思维比较跳跃,也在护理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这些都是最好的安排。
Q:为什么选择考入中南大学?
A:我是湖南人,六年级的时候来到长沙,当时和在中南大学读博士的姐夫、姐姐一起去了中南大学,去了湘雅医学院,觉得那里很气派,很美。慢慢地,中南大学就成了我的目标。
专家寄语
继续努力,发现自己,
扩大自己的优势并继续努力。